教师发展 Teachers
校本研修
  • 本学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成绩。以下是我们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总结。

     

    一、教学常规工作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本学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每节课教学内容遵循教学大纲,知识点和能力点明确,让每位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

     

    坚持集体备课,注重实效。各备课组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我们还注重教学反思和教学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努力,教师的课堂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二、教科研工作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学校多次组织教科研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同时,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本学年中,学校承担了多项市、县级课题研究任务,这些课题研究成果丰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我校师生的表现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师生们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风采和实力。

     

    三、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注重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定期检测和平时的抽测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加强学风建设。我们重视学生的学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等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总之,本学年以来,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落脚点,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全体教师执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力争常规工作出新思路,教学质量上新平台,各学科积极推行和新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创特色教育模式,创特色学科教育,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研究,实现四个提高,搞好五项服务: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两个重点:一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课堂教学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建导手册在本校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二是《课程标准》的研究,三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学科研究员及其组员的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的提高,二是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做好五个服务:一是为领导的决策服务,二是为学校办学发展服务,三是为教师教学服务,四是为教师争先创优服务,五是为学生的良性个性发展服务。

    三、工作要点: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各学科每周组织一次组内教研活动,不定期给予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捕捉教育瞬间,放大教育细节,评点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经验。学习笔记的内容可以是摘记的,也可以是剪贴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奋发向上,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观念,联系我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前景的大发展。

    2.严格执行课程规范:认真贯彻各学科建导手册的编撰,严格执行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充分把握学生的在校时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工作,科学合理布置学生的作业,高质量地完成校本课程(U课程及酉时学堂)的工作。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有个性、可持续的发展。

    3.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质量,抓好常态课。每位教师充分备课,积极研讨,深化改革课堂,实时评估优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听课前后都可查课时教案,并将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执教人。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4.抓实教学常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认真地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加强总结反思工作,各项检查都要定量定性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续落实常规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制:第一是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二是检查科目的备课,第三是检查作业情况,第四是检查备课情况,第五是查教学计划的进度与实际进度落实的情况。期末收集所有教学资料,查阅存档。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5.规范师德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自身点滴做起,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引导,让礼仪之花在校园四季常开。教师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有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与时俱进,具体应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爱心、童心、耐心、关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同时,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在社会中继续树立教师群体形象、强化师德意识、规范师生行为,创建“和谐校园”,严格贯彻教职工请假、上下班制度,按时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和日常代课工作,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6.分层管理,促进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整个教师群体的事情,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各个年段教师的发展。关心他们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来互相影响,取长补短。我校青年教师居多,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必须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更关注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以系统的理论学习帮助教师不断获取“源头活水”。继续深化骨干教师的引领工程,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在情感上鼓励,在政策上倾斜。

    7.着力教学研究,打造品牌课堂: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各教师要把好课堂教学关,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多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形式,要多研究学生课堂的表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应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每位教师多从线上、线下阅读优秀课例,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借鉴成功的教学方法,内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根据课改要求,让学生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活泼向上的良好习惯。要在教学活动中尽力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爱动手、敢说话、善质疑、能动能静、参与协作、共同分享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多尝试开展学科综合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校本教研

    (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必须深入教研组活动,随时督促和参加校内教研活动,与学科组教师一道听课、评课、交流、研讨。要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

    学校要重视校本教研,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效果。并提供具体的校本教研材料。

    集体备课时间和各学科教研活动安排与指导为:


    悠谷学校各学科教研活动安排与指导2023.9—2023.2

    序号

    学科

    教研活动时间

    参加学习与成长人员

    教研活动地点

    1

    信息

    周一

    下午1-2

    邵林林钱姿霖、孙欢等

    信息机房

    2

    音乐

    周二

    上午1-2

    王永庆、胡晓茜、马琬沁、季湘怡等

    三楼音乐教室

    3

    美术

    周二

    下午1-3

     、王  倩、柯丽媛、

     橙、蔡  晰、李培臻等

    二楼美术教室或四楼美术专用教室

    4

    数学

    周三

    下午1-3

     蓉、李如月、黄  欣、耿健敏、黄宁等

    杭影、王梦雪、黄宁、金琏、姚宇翔、张静怡、姜晓娟等

    三楼圆桌会议室

    或四楼

    仰望星空会议室

    5

    德法

    双周三1-2

    蔡晰、姜韵鸥、张佩、徐媛、达尼、周曼如、纪璇、蒋特等

    学习中心

    6

    英语

    周四

    上午1-2

     扬、陈子鹏、汤东雨、  欣、陈  茜、熊倩云、韩静娴等

    东二楼科学教室

    7

    语文

    周四

    下午1-3

    何秀文、姜韵鸥、王永庆、李培臻、陈璐璐、张佩、朱轶楠等

    张丽莉、周蔓如、周苗、张雅琴、

    纪璇、刘志坤、  潇、高春梅等               

    三楼圆桌会议室

    或四楼

    仰望星空会议室

    8

    体育

    周五

    上午1-2

    陶逾、王思宇、刘学柱、魏敏、李文炳等

    三楼圆桌会议室

    9

    科学

    周五

    上午3-4

     、宋俊宇、王梦雪、王翌霜、湛蓝、陈贤亮等

    钱星工作室或四楼科学专用教室

    10

    劳动

    待定

    蔡晰、姜韵鸥、王永庆、达尼、张佩、周曼如、纪璇、王翌霜、黄宁、姚宇翔、金琏、张静怡、杭影、姜晓娟

    学习中心

     

     

     

     

    南京新书院悠谷学校

    学习与成长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落脚点,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全体教师执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力争常规工作出新思路,教学质量上新平台,各学科积极推行和新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创特色教育模式,创特色学科教育,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研究,实现四个提高,搞好五项服务: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两个重点:一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课堂教学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建导手册在本校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二是《课程标准》的研究,三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学科研究员及其组员的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的提高,二是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做好五个服务:一是为领导的决策服务,二是为学校办学发展服务,三是为教师教学服务,四是为教师争先创优服务,五是为学生的良性个性发展服务。

    三、工作要点: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各学科每周组织一次组内教研活动,不定期给予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捕捉教育瞬间,放大教育细节,评点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经验。学习笔记的内容可以是摘记的,也可以是剪贴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奋发向上,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观念,联系我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前景的大发展。

    2.严格执行课程规范:认真贯彻各学科建导手册的编撰,严格执行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充分把握学生的在校时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工作,科学合理布置学生的作业,高质量地完成校本课程(U课程及酉时学堂)的工作。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有个性、可持续的发展。

    3.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质量,抓好常态课。每位教师充分备课,积极研讨,深化改革课堂,实时评估优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听课前后都可查课时教案,并将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执教人。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4.抓实教学常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认真地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加强总结反思工作,各项检查都要定量定性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续落实常规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制:第一是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二是检查科目的备课,第三是检查作业情况,第四是检查备课情况,第五是查教学计划的进度与实际进度落实的情况。期末收集所有教学资料,查阅存档。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5.规范师德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自身点滴做起,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引导,让礼仪之花在校园四季常开。教师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有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与时俱进,具体应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爱心、童心、耐心、关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同时,提倡“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在社会中继续树立教师群体形象、强化师德意识、规范师生行为,创建“和谐校园”,严格贯彻教职工请假、上下班制度,按时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和日常代课工作,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6.分层管理,促进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整个教师群体的事情,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各个年段教师的发展。关心他们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来互相影响,取长补短。我校青年教师居多,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必须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更关注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以系统的理论学习帮助教师不断获取“源头活水”。继续深化骨干教师的引领工程,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在情感上鼓励,在政策上倾斜。

    7.着力教学研究,打造品牌课堂: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各教师要把好课堂教学关,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多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形式,要多研究学生课堂的表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应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每位教师多从线上、线下阅读优秀课例,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借鉴成功的教学方法,内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根据课改要求,让学生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活泼向上的良好习惯。要在教学活动中尽力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爱动手、敢说话、善质疑、能动能静、参与协作、共同分享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多尝试开展学科综合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校本教研

    (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必须深入教研组活动,随时督促和参加校内教研活动,与学科组教师一道听课、评课、交流、研讨。要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

    学校要重视校本教研,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效果。并提供具体的校本教研材料。

    集体备课时间和各学科教研活动安排与指导为:

    悠谷学校各学科教研活动安排与指导(试行)2023.2—2023.6

    序号

    学科

    教研活动时间

    参加学习与成长人员

    教研活动地点

    1

    信息

    周一下午1-2节

    袁 勃、邵林林、钱姿霖

    信息机房

    2

    音乐

    周二上午1-2节

    王永庆、吴奕青、胡晓茜、季湘怡

    音乐教室

    3

    美术

    周二下午1-3节

    孟 楠、蔡 晰、柯丽媛、董  橙

    陶艺教室

    4

    数学

    周三下午

      张 蓉、苗巧云、李如月、黄欣、黄宁、姜晓娟、王梦雪、任奕洁;   

      杭 影、姚宇翔、袁 勃

    圆桌会议室

    5

    德法

    双周三1-2节

    蔡  晰、何秀文、胡晓茜、刘潇;

    王永庆、吕俊京、吴奕青、毛忠维;

    黄 宁、张雅琴、柯丽媛、朱轶楠;

    陶艺教室

    6

    英语

     周四上午1-2节

    李 扬、仲  欣、韩静娴、陈  茜、

    乐陶然、汤东雨

    Stem教室

    7

    语文

    周四下午

         姜韵鸥、何秀文、高春梅、王永庆、刘志坤

    刘鑫璐、刘 潇、孙 特;                      

    张丽莉、张雅琴、朱轶楠。

    圆桌会议室

    8

    体育

    周五上午1-2节

    刘学柱、吕俊京、李文炳、 逾、王思宇  

    圆桌会议室

    9

    科学

    周五上午3-4节

      钱 星、王梦雪、李如月、王翌霜、陈贤亮

    科学教室


    南京新书院悠谷学校

    学习与成长研究中心

        2023年2月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3号
电话:025-69517635((行政部-8000)
          025-69517635(门卫室-8039)
          025-69517636(校长室)
校长信箱:yougu@nfxsy.com
Copyright ©2017 - 2027南京新书院悠谷学校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官方微信
校长微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5-69517635
1

QQ设置

6

二维码管理

2

邮箱设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