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新师资培养学院是依托南京新书院的会员制教师培养学术性社会团体,由着眼于未来学校建设的新师资培育研究与实践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着力于构建未来学校教师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范式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的教师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内涵和创新动力。
在最新一期未来学校新师资培养学院的课程中,教育界、哲学与伦理学界的两位顶级大咖来到悠谷学校校长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及悠谷学校核心团队成员授课。这两位大师不论是学识才情还是人格魅力,都令人佩服、赞叹,他们的课程更是直击灵魂最深处,深深震撼了所有学习者。
值佳节之际,悠谷学校将部分课程内容与您分享,愿点点滴滴能激起学习者心中好奇和思维的浪花,开始更深度的阅读与思考。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
未来学校新师资培养学院
课程导师 成尚荣
成尚荣
1941年生于南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兼任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是中国现代教育专家。
——何谓“大先生”?
——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大先生”之大,不在学段之大,也不在学校之大,而应在格局之大、情怀之深、品格之高以及水平之高等等,所有的中小学老师都应该努力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1.大先生应有大情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孩子。
2.大先生应有大使命
要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老师们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宏大使命在日常工作中生根。
3.大先生应有大本领
大先生应该满腹经纶,要有高深的知识,还要有育人的智慧,老师们更要懂教育规律,而且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要有真才实学。
4.大先生应有大境界
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天下,要将小我融入大我,躬耕教坛,孜孜不倦。
“大先生”应是一个“大写”的人,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这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杨绛曾说:我是一滴水,不过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泡。一滴水很微小,但一滴清水并不渺小,因为它能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芒,让我们看到了天空,以至看到整个宇宙。细想想,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我们有追求,但浮躁吗?浮夸吗?浮华吗?像肥皂泡一样,这“三浮”是我们发展之路上的敌人,年轻教师特别要警惕。
“大先生”应有“大丈夫”精神,是有情怀、有道德的人,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塑造灵魂,培育精神品格。所谓“大丈夫”精神,就是众所周知的“三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今,“三不”精神仍具有时代意义。
“大先生”应是胸怀“国之大者”,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为了国家利益,在价值实现中走向“大先生”。《道德经》中说“域中有四大”,主要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大”者,重大也,国家之支柱也;胸怀“国之大者”就是将国家装在自己心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需要就应该是我们的需要。
“大先生”应该是大知识分子,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有批判性思维(知识分子的批判应是怀着积极态度的,心中有美好的愿望的),他不应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他不仅是旧事物的解构者,也是一个新世界的积极建构者。
“大先生”还应是长大的儿童,既要深入研究儿童,也要变成儿童、读懂儿童、发展儿童,有大德大爱大情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好教师。
我们是中小学教师,离“大先生”还有好“大”一段距离,这是事实。但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先做好教师,先做“小先生”,再做“大先生”。其实,在好教师、“小先生”与“大先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大先生”要“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对教师的新要求,是对“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的进一步凝练,为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境界。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积极践行。
我们如何在一起
未来学校新师资培养学院
课程导师 樊和平
樊和平
生于1959年,江苏省泰兴市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哲学与伦理学家。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特邀专家。东南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资深研究员。曾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江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伦理道德,这不仅是国学的精髓,也是人之为人的精髓。我们这门课从哪里切人,那就是从“人类文明最高的、最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切人。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人应当如何生活”。仔细考察后发现,“人应当如何生活”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必须转变对待文明的理念和态度,这种转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发现,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中国、希腊、以色列、印度等各种文明体系中产生了各自伟大的精神导师。“轴心文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是当这样的发现被用来解释人类文明的时候,人们却把它扩展为一种叙事方式和价值取向,结果由“轴心文明”走向“文明冲突”。
在轴心时代,人类文明便围绕着这几大轴心持续旋转,形成所谓“轴心文明”,进而让人类文明产生日益巨大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在今天的话语背景下已经演变为冲突。为此,杜维明先生提出“对话文明”的理念——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是“后轴心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对话文明”,即四大“轴心文明”之间相互对话、而不是相互冲突。今天,我们必须甚至已经迎来这样一个时代,即从“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这种理念比起“轴心文明”对于当今世界更具有建设性。
庄子说,所有差异都是“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的结果,意思是如果你们把这个差异看得大的话,它就大;如果你们把这个差异看得小的话,它就很小,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举个例子,哈佛大学在面试学生时,常常出怪题。他们曾经出过一道题:“大海里面有几碗水?”很多学生回答不出来。一个学生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大海里面只有一碗水,条件是这个碗跟大海一样大。我们往往有定向思维,认为碗是用来吃饭的,碗的大小是差不多固定的,所以不知道大海里有几碗水。一切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态度。
所以说,我们的态度、智慧、策略应该是什么?
1. 回到“第一人称复数”
我们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喜欢用“第一人称单数”。任何时候都是以“我”开头。但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类文明的真谛是什么? 是“第一人称复数”,是“我们”,不是“我”。“我们”才是这个世界的真谛。
2.回到人类文明的简洁智慧
我们今天看到许多事情很复杂,实际上人类智慧本来是简洁的。我们的心灵被很多欲望、杂念遮蔽住了,于是我们看不到智慧。
3.回到人的生命与生活本身
所有的学问都要对生命和生活作出解释。那我们怎么来论证? 我来给大家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回到人类文明的源头,回到生命和生活的简单智慧。
我们今天最需要调整的,是人类对待文明的态度。“在一起”期待一种回归,回到第一人称复数——不是“你们”,更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在这个互为“你们”甚至互为“他者”的时代,文明之间的对话亟须要回到“我们”的第一人称复数。
历史叙事表明,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我们要在“当今世界到底缺什么”的问题意识下学会“在一起”。
成尚荣老师的主要专著有:
《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儿童立场》《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上有灵魂的课》《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名师资质》《年轻的品格:教师的精神气象》《劳动教育》等。
樊浩老师的主要专著有:
樊老师的代表作为《中国伦理的精神》《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并称为“中国伦理精神三部曲”),此外还出版发行了《文化撞击与文化战略》《儒学与日本模式》《道德与自我》《中国人文管理》《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道德形而上学的精神哲学基础》等多部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