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国家督学罗崇敏先生到访悠谷学校之际,南京新书院院长、悠谷学校校长张猛老师面向媒体、教育工作者、众多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发表了题为“行走在寻找变革的路上——迎接国家督学调研指导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汇报 ”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欢迎分享。
行走在变革的路上
尊敬的国家督学罗崇敏先生,各位专家,各位校长,各位同仁,各位来宾:
大家早上好!
首先,让我代表南京新书院悠谷学校的全体师生,对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的罗崇敏督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莅临会议指导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各位校长、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将代表学校简要地汇报一下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以求教于在座的诸位,引出学校变革的话题。
一、以科学的理念构建一所新形态未来学校
三年多前,我开始思考筹办一所新形态未来学校。正是对学校的这种全新定位,“与儿童一起对话未来”这句话便成了我们寻求学校变革的核心诉求。
基于“与儿童一起对话未来”这个核心表达,我们有了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即以儿童发展为本,让儿童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就是要把儿童发展作为学校所有工作的原点和终点,就是要以儿童为主体,重视儿童的生命质量,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引导儿童身、心、灵同步发展,让儿童成为完整幸福的人。
强调让儿童的发展拥有无限可能,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发展。通过多元的教育形态,尊重儿童天性,使儿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激发儿童潜能,让每一个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哲学观,也是我们的教育愿景。
基于“与儿童一起对话未来”这个核心表达,我们有了自己的校训,那就是“童、真、诚、朴”。
(在民国期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先生提出“诚、朴、雄、伟”的校训,现在南京大学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现南师附中的校风为“诚朴”,他们解读为“诚朴做人,诚朴做事,诚朴做学问”。我们南京新书院人保留“诚、朴”,加上了“童、真”。)
“童真”,就是不忘初心,呵护天性;求真务实,追求真理。
“诚朴”,就是精诚做事,诚信做人;朴实自然,智慧于世。
基于“与儿童一起对话未来”这个核心表达,我们有了自己的办学使命,那就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独立思维、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力的未来幸福公民。”
有幸的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得到了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也引起了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共鸣。
二、以简约的方式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文化
先进的理念必须用科学的制度来保证。没有管理制度上的变革,其他的变革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基于对未来教育的深入思索与设计,我们对学校的组织形态作出了大胆变革。
学校基于儿童发展心理,以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有利环境为目标,设立“儿童成长学院”。“儿童成长学院”由混龄组合的不同年级的儿童组构成。“儿童成长学院”内的全体儿童既可以参与本年级学习活动,也可以参与其他年级的学习活动,让儿童在交流活动中学会尊重和互助。
我们还设立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教育教学服务中心,变过去的主任为研究员,变过去的班主任管理为导师引导制,把教师从多头管理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以便使教师抽出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儿童。
高兴的是,这样的变革,在学校营造了一种人人都是引导者,人人都是研究者,人人也都是影响者的文化氛围,有效避免了常被人诟病的学校衙门化和行政化问题。
三、以全人的视域构建一套共性与个性相融的课程体系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由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以深化国家课程为核心,以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导向,把课程优化为基础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大类。
基础课程包括国家标准课程和项目式学习课程。我们认为,落实国家标准课程的关键在于课堂,由此,我们组织学科专家、教师共同研发了《学科学习建导手册》,意在通过建设性引导,为学生学习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习得学科学习方法,为学生链接广泛的学习资源,改变传统课堂“七分授课,三分复习”的机械低效式重复性教学活动,让教学回归真实的学习状态。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为切实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还设计了项目式课程,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包括大阅读课程、人文课程、自然课程、科技课程、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等六大课程。大阅读课程包括“走进书本”和“行学天下”两个系列,人文课程包括戏剧统整、社区改造计划、悠谷创业家三个系列,自然课程包括种植食育、南京格物、水系文明、探索星空四个系列,科技课程包括悠谷工程师、传统工坊、思维可视化、城市设计四个系列,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均包括社团、活动两个系列。目前,我们已经在这15个系列中开发出《开学启蒙课》、《多元绘本》《少儿哲学》、《给孩子们的脑科学》、《机器人》、《STEM》、《非洲鼓》、《绿茵小将》、《中国戏曲》、《小小演唱家》、《少年高尔夫》等二十多门校本必修和校本选修的U课程。
欣喜的是,对课程的这些生成与变革,正在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关于课程问题,这里只作简要介绍,更多的内容将在下午的论坛上做专题交流。
四、以活动课程的力量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
记得爱因斯坦先生说过,好奇心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还说,我们只是“不抬头”地学习知识,会越学越没有想象力,越没有创造力!只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永远伴随着学习,我们才可以更有智慧!不言而喻,在活动中学习、在做中学习是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最有效办法。
为给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我们与蒲公英教育智库达成了教育品牌合作协议,引入项目式学习,丰富在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要构建以学为主的对话、合作、探究型课堂。
为给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我们开始了自己的“行学”课程,让孩子在各种尝试活动中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发现自我的无限可能。我们的“行学”计划是,小学六年学生能够走遍江宁、走遍南京、走遍江苏、走遍全国,我们还希望新书院的七、八、九年级的孩子能够走遍全球,真正实现“看家乡、看祖国、看世界”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也真正实现先哲们给我们提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期待。(请看一段行学短视频)
欣慰的是,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挑战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抬起了头”,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各位专家,各位校长,各位同仁,各位来宾!
儿童的心灵需要自由环境的牧养,儿童的智慧需要开放情境的启迪,儿童的未来应当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应该为儿童的未来负责。
当然,教育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所践行新理念的新学校,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但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有各级政府和主管局的关心支持,只要有各位专家的鼎力帮助,只要有各位同仁的持续关注,只要有各位家长朋友的充分信任和期待,我们一定会坚持“与儿童站在一起,同世界对话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