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境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长有一千种育儿方法,焦虑者多,佛系者少。幼升小的时候到了,抉择的时候到了,形势逼人,气氛愈发紧张。
依稀记得自己学生时代的各种苦楚,忍不住会想,孩子是否依然只有唯一的道路?今天的他是否还要继续昨天的故事?教育究竟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世界在变,是否唯有教育不变?
2、观念
为了搞清楚教育究竟是什么,我系统地阅读了一些书籍,由此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认识。那就是,尊重孩子玩耍的权利,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妄动;多一些观察,少一些规训。
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学什么,而是不学什么。我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训练,他们不应该沦为马戏团的动物,终日面对胡萝卜的引诱和大棒的威胁。他们不应该只生活在我们塑造的未来中,他们可以生活在当下,他们应该有不可压缩的童年。他们可以成功,但他们有权利不成功。他们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种人。
3、新教育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全世界都在思考教育当如何做出回应。WISE、PISA、HTH、PBL 、翻转课堂、MOOC、KIPP、Ken Robinson...这些词汇都昭示着教育之变。与此同时,国内新教育的星星之火也已经点燃,尤其是优秀实践喷发的北京、成都和大理,令人心驰神往。
4、学校、校长、老师
远水解不了近渴,当我从朋友转帖中看到新书院时,喜出望外,惊叹连连。当我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人性化的校园,小班化的教室,小组式的座位,我被这美好深深触动了。一直以来我都比较看重小组式的座位,因为这种形式上的自由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孩子们会得到尊重。如此,孩子们才有可能不必听命于权威,有可能去自我表达。
“校长有约”张校长的演讲全程精彩。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聆听体制内从业者对基础教育所做的全面、清晰的剖析。整个演讲充满了对教育变革的渴望,以及改变的决心。
数次跟张校长接触之后,能感觉到张校长对教育的热情,以及其教育家的情怀。校长乐意跟每个人谈教育,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以能够跟校长探讨教育为荣!我们的学校就是校长治校,这实在是家长之幸。
从家长个性化了解,到夏令营;从活动组织到课堂,老师们都呈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热忱。老师们高强度、全情、持续投入,夜以继日地工作。老师们的表现已经超出了职业范畴,我觉得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呼召。
5、中芬夏令营
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协助芬兰老师给孩子们上课。一周下来,近距离感受了芬兰教育的魅力。芬兰教育全球第一,名不虚传。芬兰老师上了《human beings》课,让孩子们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自然的联系。课堂采用项目式教学,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没有评分,有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老师评价。老师还会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是满意、一般还是不满意。整个课堂以孩子为中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芬兰老师反复强调了团结协作、交流沟通,她们觉得这些非智力因素更加重要。
教育已经融入芬兰老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她们都会思考是否可以用于教学。在明孝陵神道看到麒麟,得知其是由几种动物组成之后,芬兰老师觉得这是一个点,可以让芬兰学生通过画麒麟来了解中国文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无法复制芬兰教育,但我们可以汲取营养,为我所用。
7、家长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里汇聚了一大批对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且有足够勇气和决心去改变的家长。这令人欣喜和振奋,从此大家可以互相慰籍,彼此鼓励,更加勇毅地面对未来。
8、挑战
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由鲜花铺就。我们有美好的理念,良好的意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但我们只是一颗幼芽,含苞待放;我们只是旭日出生,未有万丈光芒;我们只是迈开了脚步,尚未到达远方。我们需要面对周遭,面对未来的道路上的一切坎坷。
我们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去开拓、创新,陪伴、引导孩子们。使他们成为独立的人、自律的人、自我驱动的人、坚韧的人,使他们有能力和勇气去面对他们自己的人生!
9、参考书目
好书无限,精选几本推荐给大家,希望有所裨益。
《中国教育会好吗》
《周国平论教育》
《我不原谅》
《盗火者》
《还孩子幸福童年—-偃苗助长的危机》
《游戏的力量》
《玩耍精神》
《优秀的绵羊》
《翻转式学习》
《瑟谷学校传奇》